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56篇
航空   422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2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51.
A self-similar solution is obtained for one dimensional adiabatic flow behind a cylindrical shock wave propagating in a rotating dusty gas in presence of heat conduction and radiation heat flux with increasing energy. The dusty gas is assumed to be a mixture of non-ideal (or perfect) gas and small solid particles, in which solid particles are continuously distributed. It is assumed that the equilibrium flow-condition is maintained and variable energy input is continuously supplied by the piston (or inner expanding surface). The heat conduction is expressed in terms of Fourier’s law and the radia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of the diffusion type for an optically thick grey gas model.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K and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αR are assumed to vary with temperature only. In order to obtain the similarity solutions the initial density of the ambient medium is assumed to be constant and the angular velocity of the ambient medium is assumed to be decreasing as the distance from the axis increases. The effects of the variation of the heat transfer parameters and non-idealness of the gas in the mixture ar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an increase in (i)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solid particles in the mixture and (ii) the ratio of the density of solid particles to the initial density of the gas on the flow variables are also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52.
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冷流场的混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蕊  李晓鹏 《航空学报》2016,37(12):3668-3674
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CRDE)中燃料和氧化剂的快速掺混是实现爆轰波成功起爆和稳定传播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国际上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非预混CRDE中燃料和氧化剂的混合过程及其主要机理开展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预混CRDE流场中存在欠膨胀特征、大尺度涡结构,以及回流区等复杂的流动现象,其中由于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产生的大尺度湍流涡结构是促进氢/氧混合的主要机制。此外,本文还考察了氧气喷注位置对非预混CRDE的流场结构和混合特征的影响,发现氧气喷注位置会影响射流剪切层形态、涡尺度,以及回流区分布等,进而影响氢气和氧气射流的混合过程和混合程度。与其他进气位置相比,氧气在靠近内壁面喷注时更有利于氢/氧的快速掺混。  相似文献   
153.
连续爆轰发动机热力学性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维圆柱腔中连续爆轰发动机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喷入流场中的粒子进行跟踪,得到经历不同燃烧过程的粒子轨迹图.分析影响粒子轨迹及其上物理参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数值模拟得到相应的示功图和示热图,计算连续爆轰发动机的机械功及热效率,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想ZND(Zeldovich-Neumann-Doring)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所得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结果符合 得很好,验证了连续爆轰发动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4.
双楔面诱导的斜爆轰波阵面的磁流体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爆轰推进发展需要,数值研究了由双楔面诱导的斜爆轰波类型及其磁流体(MHD)控制的可行性,探讨了后楔倾角变化对双楔斜爆轰流场与MHD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前、后楔倾角分别为15°与20°的双楔面诱导的斜爆轰,Lorentz力可以将不同来流马赫数条件下的稳定斜爆轰波阵面恢复到设计位置,并可以使不稳定斜爆轰波趋于稳定,但是,无法将不稳定斜爆轰波恢复到设计位置.而当后楔倾角稍微增加时,若爆轰流场稳定,同样可对斜爆轰波阵面进行有效控制.但当后楔倾角大于25°时,稳定斜爆轰波流场失稳,此时MHD无法控制流场稳定性.但若增加气体反应速率,虽然斜爆轰波不稳定,MHD控制却可使其趋于稳定,但无法将爆轰波阵面恢复到设计位置.   相似文献   
155.
多管吸气式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群  范玮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9):1935-1938
研制了总长为1500mm,直径为200mm的6管并联吸气式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实验器,在接近大气压条件下,以汽油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成功进行了该发动机模型实验,实验中单爆震管最高工作频率达到35Hz,发动机整体最高工作频率达到210Hz.研究中发展了多管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点火控 制策略,探索了不同点火控制策略对于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影响规律,为将脉冲爆震发动 机用于工程实际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56.
当量比和间隙尺寸对爆震波传播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索微型脉冲爆震发动机推进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微空间内爆震极限特性的研究.通过对预混氢气/氧气爆震火焰在平板狭缝中的传播过程进行测量,分析了爆震波压力、速度随当量比和间隙尺寸的变化趋势,发现在极限范围外,来自稳流段的爆震波都能在间隙内通过压力和速度的自我调整后达到稳定状态,调整过程所需的距离随间隙尺寸减小而增长.根据爆震波速度衰减的定义,给出了激波和火焰锋面速度沿间隙通道方向的变化特点,观察到了微尺寸下爆震波的4种传播模式:稳定爆震波、准稳定爆震波、低速爆震波和非爆震波.   相似文献   
157.
多循环脉冲爆震发动机推力测试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准确、可靠地直接测量多循环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推力,建立冷态阻力和热态净推力直接测量系统,针对内径114mm、长1100mm的气动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研究冷态吹风条件下发动机及其主要部件的总压恢复、阻力损失等特性,验证推力测量系统有效地将射流试验条件下外溢气流对脉冲爆震发动机外部及其附件造成的阻力转移到支撑台架上,消除外溢气流对发动机推力测量的影响。开展大量的爆震燃烧试验,实现了脉冲爆震发动机达到40Hz稳定工作,并获得充分发展的爆震波,利用高频响动态推力传感器测量获得脉冲爆震发动机动态净推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8.
液体火箭发动机诱导轮旋转汽蚀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唐飞  李家文 《推进技术》2012,33(4):639-644
超同步旋转汽蚀和次同步旋转汽蚀是液体火箭发动机诱导轮旋转汽蚀现象的两种类型。为了揭示它们之间的差异,完成了Tsujimoto旋转汽蚀计算模型的理论求解,开展了旋转汽蚀现象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旋转汽蚀两种类型发生时,质量流量增益系数M都发生周期性变化。当超同步旋转汽蚀发生时,M>0;而当次同步旋转汽蚀发生时,M值的变化范围更广。由于在设计工况点附近,通常有M>0,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很难观测到次同步旋转汽蚀。  相似文献   
159.
气动阀型式对脉冲爆震发动机爆震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变气动阀结构、堵塞比及进气阻力系数,研究了其对脉冲爆震发动机(PDE)爆震波压力特性的影响.为了改善燃油雾化、蒸发和掺混,低充填速度PDE宜采用双旋流式气动阀.同一类型气动阀堵塞比大,爆震效果好,但会使PDE充填速度和工作频率降低,其最佳堵塞比为60%~70%.不同型式气动阀爆震燃烧效果除和堵塞比有关外,还和正反向流动阻力系数有关,阻力系数越大,爆震燃烧效果越好.结果表明,结构简单的气动阀具有单向阀和气动雾化喷嘴的功能,能够用于PDE.  相似文献   
160.
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原理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内径分别为60、70mm的两组吸气式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在略高于常压状态下成功进行了以汽油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的吸气式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原理性试验.进气道内采用无阀的进气结构,试验中在爆震管内部安装Shchelkin螺旋来促进爆震波的生成,所测量的爆震波接近充分发展的C-J爆震波.内径60、70mm的发动机最高工作频率分别为15、20Hz.进气道内压强变化幅度在0.1MPa左右,说明所设计的进气道与爆震管匹配良好,这将为脉冲爆震发动机用于工程实际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